公安部消防研究所有关人士近日证实,《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8624)》(下称“新gb8624标准”)的修订工作已经完成,已上报到国家标准委员会审批,最早将在今年一季度发布。
据新gb8624标准的起草人、四川消防研究所建材部主任赵成刚介绍,这次修订,最令人关注的改动是增加了建筑材料的产烟等级和产烟毒性等级的指标,并与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指标分开标示。
火灾头号杀手
“毒气和烟雾,一直以来被消防研究界称为‘火灾头号杀手’。据粗略统计,在我国以往火灾中,近八成的伤亡,都是因为建筑材料燃烧发出的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和浓烟导致的。”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消防信息处工程师伍萍向记者介绍。
去年12月25日发生的广东中山西餐厅大火,共造成了26死11伤。造成伤亡数字高企的原因,除了违章加建夹层外,西餐厅在装修材料上大量使用海绵,导致燃烧后大量发出一氧化碳等毒烟,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伍萍表示,除了去年的中山大火以外,在以往我国的特大火灾中,大量的伤亡原因也是由于建筑材料燃烧后冒出的毒烟。
“根本性变化”
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的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是公安部直属专门从事建筑防火科学与技术的研究部门,前身为公安部消防科学研究所,新gb8624标准,由该研究所负责起草。
“相对于以往的标准而言,这次对gb8624标准的修订,可谓对这个建材的消防性能指标体系作出了根本性的变化。”赵成刚说。
据了解,我国gb8624标准最早在1988年首次发布,随后在1997年修订。赵成刚表示,目前的1997版本是参考德国的《din4102-1:1981》标准制定的,但在2002年,欧盟的统一标准《en13501-1:2002》已经取代了各成员国的标准,因此gb8624-1997 作为参考的德国标准已经不存在。
在《第一财经日报》获得的《gb8624标准》的“报批稿”中,新标准称:“由于与欧盟的标准接轨,因此对于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能也从原来的单一耐火性能指标,变成包括燃烧热释放速率、燃烧热释放量、燃烧烟密度以及燃烧产物毒性等多个性能的系列指标。”
赵成刚表示,根据新gb8624标准,建筑材料今后的标示,将包括耐火性能、产烟量、产烟毒性和燃烧滴落物的不同等级的组合。意谓今后建筑材料即使耐火性能很好,也可能在产烟量和产烟毒性上被标以较低的等级。
一位建材行业的人士对记者表示,根据以往的标准,目前的聚氨酯泡沫(即通俗所说的海绵)是石油产品,本身易燃。厂家为达到国家消防要求,在产品中添加阻燃剂,使产品燃烧性达到b1级(难燃级),但由于b1级的发烟密度指标较宽松,遇到火灾,就会发出大量的毒烟,遇难者往往吸入其产生的毒烟窒息而死。
3年过渡期
据了解,目前新的gb8624标准已经送往国家标准委员会审批,最早将会在今年一季度正式发布。和新gb8624标准同时出台的,还有一系列的关于燃烧烟气毒性和其他性能的配套标准。
根据我国现行的公共场所消防体制,公共场所的建材使用,由公安部和行业协会共同制定行业规范限制。在行业规范当中,对公共场所必须采用的建筑材料的等级作出具体要求。而行业规范要求所依据的标准,则是gb8624标准和有关的标准。
因此,在新gb8624标准发布后,公安部门和行业协会,还要根据新标准,对现行的行业规范作出修改。在此期间,厂家生产的建材,也需要按照新的gb8624标准重新分级。
“整个阶段大概需要3年的时间。”赵成刚表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