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钢铁副总裁贾良群告诉记者,我国目前具备铁矿石进口资质的企业共有112家,其中钢铁生产企业70家,铁矿石贸易商42家。“实际上下面又发展出3、5百家,大量中间商在里面倒买倒卖,中小钢铁企业的利益都让他们拿走了。”
山东青岛一家铁矿石进口企业的工作人员默认了代理费超额的问题,他表示这是业内公开的秘密,属于“行业规则”。在采访过程中,很多中小钢企都对表达了类似的意见。因分享不到长协谈判的利益,中小钢企自然不关注长协谈判的过程和结果,对于中钢协的若干指令也置若罔闻。
此前中钢协曾声称长协谈判不成将采取行动推动减产,并惩罚那些“盲目”超产的钢厂,但在包括宝钢在内的一些大型钢厂降低高附加值板材产量的同时,一些小型钢厂却大举提高长材钢产量。
“市场需要,我们就生产。”上述河北民营钢厂人士告诉记者,中小钢厂生产的长材钢主要为在4万亿刺激计划中占主导地位的基建项目提供钢材。河北钢铁协会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河北省小型钢铁厂利润15亿元,而大型钢铁企业则亏损33亿元。
中小钢企呼吁集中采购
“我认为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是由钢协统一的铁矿石购买渠道,集中采购。”张祥青表示,这也将增强钢铁企业的集中度,增加谈判的话语权。
“长协价应该是所有钢铁企业的,不应该成为少数大企业或贸易商牟利的特权。”有钢材生产商表示,应该集中采购,让所有钢铁企业都能分享长协谈判的利益。
“想法很完美。”贾良群说,如果中钢协有足够的实力,这将是一个很圆满的方案,但当务之急是“落实好代理制,杜绝倒买倒卖。”
周城雄也认为集中采购在“理论上可行,但实际操作起来比较困难。”他认为如果统一采购,这要求中钢协要建立一个所有企业认可的、公平的分配机制,但目前有数百家钢企,很难平衡各方利益。
“集体采购必将损害大型钢铁企业的利益,不可能推广下去。”上述钢铁生产商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