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日荷花壁挂竹艺灯
竹艺灯历史悠久
近年走俏市场
古人用“凛凛冰霜节,修修玉雪身”来形容竹子,作为一个文化意象而深具意蕴。生活在农村一带的人,想必小时候多曾坐过摇起来吱吱呀呀响的竹椅子,也用过自然本色的竹筷子。而竹篓、竹簸箕乃至竹笠这样的用具,在从前人家的老房里也是常见。对竹艺灯来说,其历史可追溯到汉代,长沙马王堆曾出土一款宫廷竹制灯罩,历经千年不蛀不腐。
早期的竹艺灯,大多直接把竹子打孔,放入蜡烛、油灯,靠镂孔透光作为照明。到了清明时期,煤油灯开始传入中国,像这类款式、做法已经十分常见。发展到今天,竹艺灯制作方法有很多。有的开始用竹条编织,用作灯饰或灯罩的骨架,比如常见的竹篓灯等;还有的采用竹皮、竹节作为局部装饰点缀,亦称竹艺灯,比如羊皮上镶上竹片。像这类手工削薄的透光竹艺灯,则是近年来才出现的一个新品种。
伴随中式风格家居的兴起,加上新近的环保潮流,原来视若等闲的竹子成为市场的新宠。根据一项市场调研统计,2008年全国休闲类的艺术灯饰市场规模达到20多亿元,其中竹艺灯饰近年发展迅速,已占到其中20%。汉韵堂灯饰副总经理李楷烨告诉记者,从目前来看,生产竹艺灯的企业在全国约有60~70家,如果算上一些小作坊,起码有上百家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