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常人所不敢想,做常人想到却不敢做,这便集美扩张之路的特色。除了到法国开店这一重大决策,不知是幸运还是远见,集美每一次变动,都充满挑战。
1995年,集美品牌在北京西四环五棵松诞生。从“倒爷”到集美家居卖场老板,谁也没想到赵建国这个身份的转变在未来为北京家居界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是集美第一个卖场,只有3600平方米,三面都被商品房包围着,从外面根本看不到我们的卖场,更有意思的是当时我们的门脸只有3米宽。”赵建国每每回想起刚起步的集美,都显得兴奋不已。
2000年11月,五棵松集美所在地被定为奥运场馆所在地。为支持奥运场馆建设,集美不息损失上亿,用两个月时间将卖场空了出来,这为集美赢得了空前的美誉。另一方面,接纳集美的“地盘”,为定慧桥地块。这块谁都不敢碰的地块,却成了集美另一个起跳板。
2004年,集美选择在京南地区扩大店面。初时一些业内认为,这次赵建国看中的地方可以说是“绝境”了。何以见得?原来,集美这些签下的地块为南四环大红门地区首钢旧址。在首钢外迁后,集美将这块地买了下来。“一没有路,二没有公交车,甚至连开大门的地方都没有。”人们曾这样形容集美买的这个地块。看似前景不好的地域上,集美却不断壮大,硬是与京南其他卖场共同将这里打造成又一成熟商业区。
这么多年走下来,集美就像是一部悬念小说,吸引着业界去阅读、去猜测、去评论。可喜的是,每个不看好的开端之后,往往都会是皆大欢喜的结局,这符合了中国传统的“阅读习惯”。一个看起来惊险的决策取得成功,或许是靠着幸运,但每一次惊险决断都取得硕果,除了幸运,依靠更多的当是领导人的胆识与远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