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退货成废品 定制家具遭遇“浪费”尴尬
每一个事物都是矛盾的共同体,某个优点有时恰恰成为其缺点的隐患,这点应用在定制家具最明显不过。据中国消费者协会显示,家具类产品投诉量有上升趋势,其中定制家具的投诉占了一席之地,关于定制家具的消费纠纷已经成为一个新热点。一些消费者购买定制家具后,安装产品时发现实际尺寸与合同严重不符,欲想退货却遭到拒绝,因此定制家具的售后服务往往制约着行业的整体发展。
在提倡服务至上的时代,现在不少品牌企业都会选择接受消费者退货。顶固营销总监吕先红提出,无论是沟通问题,还是消费者问题,顶固都会秉承顾客第一的宗旨,无偿退货换货,直至顾客满意为止。
一个企业,乃至一个行业的售后服务进步是值得鼓励的。但是,定制家具的“退货换货”却是企业的硬伤所在。众所周知,成品家具符合大众化,如果存在色差问题或者质量问题,退回来的货经过改进还可以重新投入市场。而个性化极强的定制家具,针对性极强,可重复利用率极低,企业回收的退货品,很有可能再无用武之地。“定制家具一旦退回来就等于是废品”,这是业内人士的共识。
同时,我国定制家具刚起步,企业质素参差不齐,加上缺乏行业标准,质量成为最大的隐患,而质量的不过关往往增加消费者退货换货的数量,造成的浪费更加多。
定制家具更低碳还是更浪费?
“非标中的标准生产”或成为行业拐点
定制家具可以“零库存”,但是一旦退货极有可能成为废品。那么,定制家具是更低碳还是更浪费?其实,这并非是全球定制家具的通病,只是处于发展初期的中国定制家具出现的瓶颈。我国定制家具从2000年开始发展,而在欧洲日本早已发展到某个成熟阶段。在发达国家,定制并非“非标生产”,反而提倡“标准生产”。以橱柜为例,德国柏丽橱柜推广标准化以及个性化设计,他们资料上面写:n个规格的部件,任意组合,可以打造28万种产品。
某业内人士指出“全部非标成产”的弊端所在:“那种定制家具 的测量和设计其实是狭隘的设计,只是妥协尺寸,妥协房型。而真正的设计应该是运用标准化的规格组合,从而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还有很重要几点,就是色彩、人性化以及保证不产生错误从而提供高质量的产品。”该业内人士一针见血地说,“产品的个性化主要体现在设计,而不是尺寸,其实中国不是标准化不了,而是缺乏设计。”
对于该说法,从事全屋定制家具 的恒雅家具总经理杨泽华亦表示同感。杨泽华认为,“全非标成产”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整个行业的发展,未来中国定制家具会逐渐走向“非标中的标准生产”。
未来定制家具或许可以设置标准化的部件,通过设计的提升,把每个标准件都做得个性化突出,再根据顾客的需求自由搭配,组合出成千上万的个性家具。若定制家具真能达到如此高利用率,那么符合低碳经济的定制家具可能不仅仅100亿的潜在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