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稀土出口配额稀缺 一吨难求引非法爆炒

     网编:wasabi   责任编辑:胡鲁   2010/8/21 11:11:03

    “5万、6万、8万、10万……”近日,在中国稀土贸易圈里流传着这样一组价格一路飙涨的数据,据业内人士称,这代表着前期稀土出口配额非法买卖的交易金额。不同于以往1万、2万甚至最低时仅有几千、几百元的成交价,今年由于中国稀土显得格外珍贵,即使开价出现了数倍的暴涨,令很多逐利者苦恼的依然是“有价市”。

    “不是价位不够高,实在是国家给的(配额)太少,没人舍得卖。”许多业内人士都表示,往年交易火爆的市况如今已变得格外冷清,出口配额“一吨难求”。

    伴随国家的多项重拳出击,中国稀土出口企业正遭遇前所未有的配额紧缺。据商务部发布的配额指标数据统计,2010年,中国全年的稀土出口配额总数比2009年减少了近40%,这在中国稀土出口史上前所未有。

    而与此同时,一项有关现行配额分配是否“合理”、“科学”的争论也正愈演愈烈。已实行多年的配额制度,某种程度甚至已被看成是近年导致中国稀土稀有元素大量出口、保护缺失的“祸端”之一。

    配额和订单、生产能力不匹配

    “今年的价格肯定还要涨,我觉得还没有‘爆发’。”广东一位没有出口资质的稀土贸易商张先生近日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

    “自己的配额都不够,怎么会向外边卖出?”“10万元的漫天要价其实是在推脱,真实情况是谁都舍不得卖。”记者近日以买家身份联系国内多家拥有稀土配额的稀土厂商,几乎都得到了同样明确的回答。

    张先生告诉记者,尽管国家明令禁止,但这些年配额买卖早已是稀土行业公开的秘密。虽然自己的公司没有资质,但每年也都能弄到一些国外订单,他就会想办法买点配额,再联合有资质的企业“混着”出去。至于其他有资质的企业之间相互买卖配额,更是司空见惯。

    “主要受配额制度的限制和倾斜,很多稀土生产企业得不到配额。相反,一些非生产型的贸易公司,却通过各种渠道得到配额。这样势必会造成实际配额和实际订单、生产能力的不协调。没有生产或订单少的贸易商,如果得到的配额量大,就会向企业买产品出口,或者直接把配额卖给企业出口。”包头一家大型稀土企业的匿名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证实了这个行业内公开的秘密。

    据2005年公开报道统计,内蒙古自治区的稀土企业当时购买的出口配额就相当于分配配额的1.9倍,企业普遍感到配额不足,因此买卖需求旺盛。而这些年,随着国家稀土出口的日益收紧,业内人士透露,类似买卖应当是有增减。

  热点行情
  热卖商品
  •    兴发 窗帘杆 88元 热卖
  •    帝朗 毛巾架(杆) 683元 热卖
  •    沃克 木质沙发 3539元 热卖
  •    腾龙 不锈钢门 1680元 热卖
  •    佳乐斯  470元 热卖
  •    OBM  65元 热卖
  •    凯驰 园林水管配件 38元 热卖
  •    晶卡  3500元 热卖
  •    福满门  1900元 热卖
  •    Sun Feel I  385元 热卖
  •   知识点滴
    2006-2016 好住网编写 粤ICP备11033872-1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网页报错
    放心购物货不对版假冒伪劣无条件退换保障
    服务项目 售后服务 市区送货 正品保证 品类齐全 每周上新品